電話:029-86167617 029-86167591 傳真:029-86167617 郵編:710018 郵箱:sxsxfxh@163.com
春節(jié)漸近。我愈發(fā)覺得春節(jié)是一種生長于內心的植物,一年一度的春收春種,收種并舉。
春深入人心,乃至骨髓,枝葉意象蔥蘢,搖曳著親情和心愿。當人們在大年初一吃了過年的餃子,這枚春節(jié)剛剛收獲的果實又瞬間成了春天播下的種子,在人的心里重新開始生根、發(fā)芽,孕育來年的甜蜜春果。春節(jié)的植物就這樣年年豐茂重生,在輪回中重復著日子,使重復的日子積淀成厚重的歲月,而歲月的留痕是清晰可辨的年輪,每一圈兒年輪都疊加崢嶸的記憶。
我想,春節(jié)的根須應該是血肉的根須吧,那一定與血脈緊密相連,每個人追溯這條血脈根須,就可以找到自己生命的源頭。所以說春節(jié)的內容里,除了掃塵、貼春聯(lián)、守歲、吃年糕等,更少不了祭祖的儀式。在我華北平原的故鄉(xiāng),大年初一的清早,一家人穿戴好過年的新衣新帽,帶上備好的祭品,首先要到村外去祭拜祖墳,然后才是走親訪友互致問候。早些年人們生活貧困時,祭品只是饅頭、餃子等幾樣單調的家常食物,隨著生活逐漸富裕,祭品也豐富多彩起來:面包、火腿、巧克力、咖啡、干鮮水果、美酒佳肴,應有盡有,盡現(xiàn)現(xiàn)代時尚之新風,也不乏鐘鳴鼎食之古意。祭拜燃起的爆竹聲是想告慰逝去的先人,時逢盛世,家國安泰,人財興旺。旨在慎終追遠、寄望家族源遠流長。祭拜的現(xiàn)場氛圍無疑是肅穆、莊重、恭敬、赤誠的,說到這里總聯(lián)想起一個難忘的場景:我曾在大年初一值班時,見到一位同事接聽手機里傳來老家過年祭拜的爆竹聲,百感交集,甚至萬感交集,我簡直無法形容,那真是令人動容的游子表情啊!
我一直很欣慰我是一個有故鄉(xiāng)情結的游子,故鄉(xiāng)以及故鄉(xiāng)的親人給予我恒溫的幸福和感動。我是一棵在城里會走動的樹,根須卻扎在故鄉(xiāng)的泥土中。記得上世紀80年代我到新成立的深圳特區(qū)出差,走在亮麗的街道上,高樓林立,景象繁榮。人頭攢動中,眼前涌動的全是年輕的面龐,幾乎看不到老人的身影。又聽說一到春節(jié),深圳就好像成了一座空城,這座移民城市里的人們都各自尋根而去。我當時有感而發(fā),寫下了一篇散文,感嘆深圳無愧是一座青春的城市,也是一座無根的城市。時光倏忽20多年過去,如今的深圳還是一個無根的城市嗎?想必當年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以及他們的后代已經(jīng)扎下自己的根系了吧!我想深圳也會漸漸成為新一代人的故鄉(xiāng)了。
臘月是一個感情的觸點,要春節(jié)了,我會坐臥不寧,情不自禁地想家,思念就成了延伸的根須。“我是誰?從哪里來?到哪里去?”也再次作為哲學命題被大腦檢索出來,令我每每思索人生與命運的深層意義。隨之而來的故鄉(xiāng)啊、村落啊、家庭啊、親人啊依次浮現(xiàn)在面前。此刻,我慶幸我至今仍是春運遷徙流動中的一分子,在路途顛簸中盡享期待的團聚和慰藉。因為我有故鄉(xiāng),因為故鄉(xiāng)有母親,有親姊妹,所以總難免身邊有人要對我羨慕幾分呢!在遠離故鄉(xiāng)的城市里工作、生活,卻有一方熱土與滿懷親情叫人深深牽掛。我就像一只被故鄉(xiāng)放飛的風箏,只要線的一端系著故土和親人,就是我的根系所在,我就會在空中飛舞得更高些更愜意些。臨近過年,我能聽見故鄉(xiāng)的呼喚與母親的心語。故鄉(xiāng)說該是風箏收線的時候了,我到那時會對著故鄉(xiāng)的老榆樹說,我過年回來啦!母親念叨該是小鳥歸巢的鐘點了,趕在年前我會推開家門對母親說,我回家來過年了。年邁的母親總是日夜守望著她的粗布包袱,里面包裹著她的細軟及兒女穿過的舊衣裳。她說她自己就是一個包袱皮啊,只要活著就能把山南海北的兒女聚在一起。
在全家團聚過年的時候,燭光里的母親常微笑著對我們說,總有一天,你們也要當上爺爺、奶奶、姥爺、姥姥,你們的后代也要奔著你們去的。就是他們有誰到了國外,也是想要回家過年啊。
由此我想:春節(jié)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,她的根須不正是世代炎黃子孫生生不息的血脈嗎!
來源:新華網(wǎng)